經濟穩中向好背后的電力驅動力
服務經濟發展
道路建到哪里,配網就延伸到哪里;園區開發到哪里,電網就覆蓋到哪里。電力與經濟社會的發展正相關,經濟穩中向好背后是充足的電力做后盾。
今年一季度,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6.9%,增速較去年同期回升3.7個百分點,表明今年一季度我國經濟延續了良好勢頭,保持了穩中有進、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。
反映經濟穩中向好更直觀的標志就是工業用電量同比增長7.6%,工業用電對全社會用電增長的貢獻率有所回升,達到75%。而在去年同期,工業用電量是負增長的。
“用電量的背后,是實實在在的明顯的經濟活動?!眹野l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周大地認為,工業用電量由負轉正,說明我國經濟經過調整已經進入了新的增長階段。
春江水暖鴨先知。在市場經濟大潮中,最敏感的當然是企業。經濟穩中向好,企業生產也欣欣向榮起來。
農網改造升級 釋放用電新需求
一季度,以農業為主的第一產業的用電量同比增長10.1%,在三大產業中用電量增速最快。近年來,國家電網公司進行的新一輪農網改造、小城鎮電網改造、村村通動力電等工程正在釋放農村的用電活力。預計到2020年,僅機井通電、村村通動力電就將帶動農村電量增加約140億度。更好的用電環境也進一步刺激了居民客戶的用電需求。以前在城市才有的各種大型家用電器也會在農村逐漸普及,也拉動了用電量的增長。第一季度農業用電量203億度,同比增長10.1%,增速超過工業和服務業。
國家電網公司開展的新一輪農網改造升級、特高壓建設等大規模電網投資不僅直接拉動了用電量的增長,也從另一方面促進了經濟的發展,特別是對冶金、建材、電氣和機械制造等行業具有明顯的拉動作用。以500千伏工程為例,每百公里線路需要耗鋼0.5萬噸、鋁材0.2萬噸、水泥0.7萬立方米。研究表明,電網投資每增加1億元,就會帶動相關產業產出3億元。
電力與經濟密不可分。用電量增長既是經濟穩中向好的客觀表現,也是用電便捷的具體反映。正是因為用電更方便了,人們的用電需求得到了很好的滿足和進一步釋放。如今,我們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離不開電,優質穩定的電力已經成為帶動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強勁驅動力。
- 上一篇 國家電網公司積極服務“一帶一路”戰略
- 下一篇 沒有了!